close

 

“ 我們必須摒棄每個人都要出去謀生的這樣一個概念。而事實上,只要有萬分之一的人能做出技術突破,就能夠讓我們得到更好的休息。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完全認識到為了活著而活是極其荒謬的,而恰恰卻有很多的人在做這樣的事情。” 巴克明斯特·富勒說(Buckminster Fuller )。

 

 

 

我們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期,那個科技不斷向前發展的年代(當然現在也是),機器將替代我們去工作時的那種恐懼感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自動化的實施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閒暇時間,先不論理想社會和經濟結構的問題,一個沒有工作的社會又將是怎樣的呢,它是否能夠一直存在下去呢。而現在,不僅僅是非熟練工,諸如超市收銀或者工廠作業等需要眾多熟練工種的工作,也正在逐漸被自動化所替代。之前認為一些熟練型工種能夠免遭此劫,但是諸如翻譯、法律研究和數據分析等工作正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有些人認為,大量的使用機器,或者說全部的使用機器,會使人失業,從而導致更糟糕的生活條件乃至經濟崩潰,到底會不會這樣呢?

 

 

經濟學家認為,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錢如何分配。如果不能保持貨幣流通,那麼沒有工作的人將無法購買由自動化所生產的產品,所以經濟崩潰將成為必然。有一種毫無吸引力的說法是大量使用機器能夠產生新的就業;而另外一種,明顯更具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是採用結構性失業,這樣便能增加人類的休閒時間,這樣便不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一些評論家認為,工作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旦有很多人都不用工作的話,便會產生消極的社會影響,尤其是在缺乏有意義的工作情況下,擁有了大量的休閒時間,可能會加劇吸毒和酗酒問題,乃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並且無論怎樣採取預防措施,這些問題似乎都無法避免。

 

然而,樂觀人士認為,這些問題都不足為懼。隨著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自動化也在不斷的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沒有什麼所謂的社會影響發生,足以證明他們的擔憂是多餘的。當然也會有眾多工作種類,被淹沒在歷史當中,但同時,也在創造著大量新興職業。就如同Robert Skidelski在Project Syndicate 上的文章中提到,Twitter 的員工只有400多人,卻掌管著一個價值900億美元的社交媒體公司。

 

如果機器能夠生產出我們需要的東西來,那是否也能有新的令人滿意的工作出現呢?

 

 

一方面是自動化的成果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財富,能讓每個人都能有更多閒暇的時間;另一方面,還不清楚目前的社會結構是否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而恰恰這樣的問題也不能被忽視,一旦導致了經濟崩潰和普遍性的貧窮,很快就會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那到底該如何解決呢?

 

其次,改善教育,也可以減輕這個問題。教育自動化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教育水平。這樣提高人類整體的認知水平,從而來創造新的產品。因此,政府應優先使用改善後的知識產權,以保障經濟的穩定發展,這樣便會更好的完善社會福利,讓人們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促進文化發展當中,並利用人們提高了的認知能力,這樣便更有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當然,這不僅僅是社會價值觀的改變的問題,還涉及到了一個國家的基本收入保障和結構性失業等問題,也肯定有許多負面的影響和阻力,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並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對於我們的工作,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果一台機器可以做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任務,並且比人更廉價更有效的話,就讓機器去做。雖然這樣會產生一個大的失業階層,並且需要我們慢慢地將這一類型的工作邊緣化、概念化,但是這樣做,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降低了勞動強度,能讓我們抽出更多的時間去創造、去追求,從而減輕由於缺乏目的而產生的不適感。

 

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個過渡。讓自動化完全實現,讓人們完全不用去工作,完全由機器或者說由機器人來完成,而我們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疑會讓很多人嚮往,但是也需要經濟學家和政府一起來協調這個技術性失業的過程,需要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包括給人們一個經濟保障,來平穩度過這個時期,從而避免經濟崩潰和災難的發生。

 

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大多數勞動都將由機器來完成,而我們只需要過著舒適的生活,雖然這個過程涉及的問題諸多,包括財富分配、資源整合、經濟過渡等等,但是我們現在不就是在一點點地尋找,尋找那種既能改變所有機器部件,而又同時保持齒輪正常旋轉的方法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zhih Raelian 的頭像
    Azhih Raelian

    雷爾運動 - 你今天微笑了嗎 ^.^

    Azhih Rae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