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由賓州大學醫學院所共同領導的一項多中心研究指出,降低酒類飲品的飲用量,即便對於那些只喝少量到適中的飲用者而言,也能促進其心血管方面的健康;包括了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的疾病風險、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血壓。這最新的發現質疑了先前所做過的研究 : 每天飲用少量到適中的酒〈0.6~0.8盎司〉能對心血管健康起到保護的作用。
這項新研究回顧了過去超過50筆、跨越超過26萬人有飲酒習慣與心血管健康的研究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到那些帶有特別基因,長期下來傾向於少量飲酒的個人,一般而言在研究的記載上其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較好的。明確地說,其結果顯示那些每周所飲用的酒量少於一般17%的個人,平均上能降低10%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風險,並能降低血壓以及身體質量指數〈BMI〉。
“這些新結果對於酒精是如何影響心臟病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和先前報告所顯示的相反,現在看來任何對酒類的接觸都能造成心臟健康的負面衝擊!”賓州大學醫學院移植手術系所的研究助理教授,同時也是共同領導作者的醫學博士Michael Holmes如此說道。“在觀察過去的研究中,表明了唯有重度嗜酒人員對其心血管健康是有害的,而微量飲酒實際上卻有著助益的功效;這則報導已經出現好一陣子了。它使得一些人們基於這樣的信念而適度飲酒,認為這樣會降低他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然而,我們所看到的這個透過類似隨機臨床試驗的調查方式所帶來的最新研究,顯示了即便對那些喝少量到適中的嗜酒人員,減少酒類飲品的飲用量,都能引發心血管健康方面的改善。”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測那些帶有基因變異〈乙醛脫氫酶1B基因〉的個人,這種基因變異被認定為能迅速地分解掉酒精;而這樣的快速分解過程將導致不舒服的症狀,包括了噁心以及面部脹紅現象。研究發現這些現象會使得嗜酒人員久而久之慢慢降低飲酒的飲用水平。透過對這類基因的標記作為低量化酒精消耗的指標,研究團隊能夠針對這些個人之間的關聯性作區別然後改善其心血管的健康。
這項研究由英國心臟疾病基金會以及醫療研究委員會所出資,而且是由來自英國、歐洲大陸、北美洲以及澳洲共155位研究員的國際合作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