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雖然許多研究顯示基因改造作物促成了產量的提升,但是反對者並不認為。他們那樣的主張來自於產業資助型研究的導向性話題。

 

近來廣為人知的是,紐約時報的記者丹尼‧哈基姆(Danny Hakim)在2016年的頭條分析中斷言:“基因改造作物在美國和加拿大並未獲得產量的提升。”

 

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美國環保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這些有機食品的擁護者們經常引用媒體的文章或研究的斷章取義來為他們相似的觀點背書。一份於2009年所撰寫,仍然在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網站上,以“產量的失效”作為標題的白皮書如此闡述,“數年來生物科技產業吹噓將餵養這整個世界,承諾其基因改造作物將獲得更多產量,這項承諾成為空談。”

 

但是與其從這些來源獲得最終結論,科學家們其實更加明白該怎麼做

 

他們反倒閱讀了許多篇同儕審查的科學研究結晶。他們所進行的動作,就是所謂的整合分析,整理著成千上百篇研究,從中抽絲剝繭,然後從這些科學數據中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

 

這就是義大利研究小組在基因改造玉米與傳統品種之間所做的整合分析。

 

這項涵蓋了超過6000篇同儕審查與跨越21年的數據研究分析,發現到基因改造玉米產量的增加多達25%,並且大大降低了有害的食品汙染。這份發佈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分析追溯自第一批基因改造玉米的1996年到2016年的數據,範圍涵蓋美國、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以及澳洲。

 

研究人員們的關鍵性發現:

●相對於非基因改造,基因改造玉米的產量依種類提升至5.6%到24.5%

基因改造玉米的黴菌毒素(Mycotoxins)、伏馬鐮孢毒素(Fumonisins)和單端孢霉烯族毒素(Thricotecens)含量分別減少了28.8%、30.6%以及36.5%。這些都將造成經濟損失並且對人類以及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2  

該地圖顯示這份整合分析當中2016年的基因改造玉米產量根據各個國家在全世界的分布。

 

這份研究再次肯定了科學界的共識,即基因改造玉米並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風險。以下列舉數個國際科學組織對於玉米生物科技的安全性之見解:

1. 美國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芝加哥)

“為基因改造食物貼上特殊標籤毫無科學正當性。在大眾攝取基因改造食物的將近20年期間,並沒有同儕審查的文獻研究直接證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2. 美國科學促進學會(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 of Science)(華盛頓)

“科學立場相當明確:透過現代分子生物科學技術對農作物的改良是安全 的。”

3. 美國國家科學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華盛頓)

“基因改造作物在全世界的種植面積超過9千8百萬英畝,沒有證據顯示人體的健康問題與攝取這些作物或終端食品有關。”

4. 紐澳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澳洲&紐西蘭)

“基因科技未被證實出此將對食品供應產生任何新的或衍伸的危害,因此基因改造食物在長期的風險潛在性無異於既存的傳統食品。”

5. 法國科學學會(The 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法國)

“所有對於基因改造生物的批評都可藉由嚴謹的科學標準而予以大量地排除。”

6. 英國皇家醫藥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英國)

“在全球數億人口攝取源自基因改造作物食品超過15年期間,縱使大部分消費者來自於訴訟案件好發的美國,也並未傳出負作用之報告(或者是關於 人體健康的法定因果關係)”

7. 歐洲聯盟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比利時)

“在超過130份研究計劃,涵蓋超過25年期間的研究數據以及超過500個獨立研究團體的努力下所得出的主要結論就是,生物科技(特別是基因改造生物)並無異於傳統的植物培育科技。”

8. 德國科學暨人類學術聯盟(The Union of German Academics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德國)

“攝取來自歐盟和美國所獲准的基因改造植物的食品,其風險絕對不會高於傳統植物所製作的食品。相反地,在某些例子當中基因改造植物食品對健康更有益。”

9. 世界七大科學學術聯盟(Seven of The World's Academies of Science)(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第三世界科學學院、英國皇家學會以及美國國家科學學院)

“藉由使用基因修改科技所製作的食物,其營養價值更加豐富、儲存穩定性更佳並且可促進健康,能為工業化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消費者們帶來好處。”

10.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瑞士)

“在獲准食用基因改造食物的國家當中,並未有社會大眾因為攝取基因改造食物而影響其健康的證實。”

 

這為那些在公眾場合中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共同研究作者Laura Ercoli向義大利共和報表示

 

科學家們表示整合分析讓我們“得出明確的結論,可藉此提升大眾們對於將基因改造植物製作為食品的信心。”

 

目前農夫可以取得的基因改造玉米的種子有兩種:一種是讓農夫能更有效控制雜草的除草劑抗性玉米,另一種是抵禦害蟲(例如玉米螟)的昆蟲抵禦性玉米。有些基因改造玉米的品種則同時兼具這兩種特性。

 

經由基因改造的除草劑抗性玉米擁有針對除草劑嘉磷塞(Glyphosate)的抗性,意味著這種除草劑不會影響該基因改造玉米,卻能剷除其餘的雜草。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玉米裡納入了某種土壤微生物的基因;而經由基因改造的昆蟲抵禦性玉米則是納入了另外一種土壤微生物──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因,它作為一種核准的天然殺蟲劑廣泛地應用於有機農場裡。這種內建的保護已經證實能夠降低殺蟲劑的噴灑需求。

 

產量爭議

 

在使用基因改造生物於農業的辯論持續進行之際,這份義大利的整合研究可望從中畫下休止符。近來有一篇關於基因改造玉米並沒有增加生產量的議題在刊登於紐約時報首頁之後引發熱議,內容聲稱基因改造玉米相對於非基因改造之對照組並無產量的提升。這篇由Danny Hakim所撰寫的文章引述一篇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的報告“鮮少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玉米在引進美國之後造成產量的增加,在與傳統玉米相較之下。”

 

Hakim為了塑造出基因改造玉米不會增加產量的假象,從美國國家科學學院的報告以及其它數據組中選擇性地擷取而廣受科學界的批評。閱讀其中之內容,美國國家科學學院重申此一事實──沒有基因改造玉米是以產量導向而做修改的。這兩種基因改造玉米,舉例而言,其改進方向都不是為了增加產量,而是為了倖免於除草劑以及昆蟲的危害。美國國家科學學院的這份報告詳實記載著,雜草以及昆蟲的減少將對產量起到正面的附加影響──正如許多其它研究已經證實的結果那樣。

 

舉個例子,一份在2014年由兩位德國科學家針對所有基因改造玉米所進行的整合分析發現,“平均而言,基因改造科技的採用讓化學農藥的使用降低37%,連帶帶動了22%的產量提升,因而讓農夫的利潤增加68%。”此外還發現到,產量與利潤在開發中國家的漲幅更加可觀,這一點在紐約時報的分析文章中並未提及。而在2015年由英國產業型顧問公司PG Economics進行的研究中發現,基因改造玉米從1996年到2013年共創造了1334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開發中國家的農夫們就貢獻了將近一半的收益。而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當中有大約七成得歸功於產量的增加,剩下的三成則來自於節省的成本。

 

深入義大利人之研究

 

3  

基因改造玉米在各層面之數據:依序為產量、損壞的玉米穗、玉米品質(毒性物質檢測)、標靶與非標靶昆蟲以及土讓生物量降解

 

根據這份義大利人的研究,在2015年所種植的基因改造玉米就有超過5千3百萬公頃,將近全球玉米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基因改造玉米產量居冠的美國為3千3百萬公頃,而巴西、阿根廷以及加拿大也有廣大的種植面積。

 

雖然發展中國家因為種植條件相對不足而使得產量的增加不顯著,但是從2002年就開始種植基因改造玉米的南非,其平均產量提升了24.6%。作者群認為開發中國家增加採用基因改造玉米可望為農夫以及消費者帶來潛在的經濟與健康效益。

 

健康效益來自於黴菌毒素的減少,這對於人體和動物而言同時兼具毒性與致癌性。非基因改造的傳統玉米和有機玉米都含有些許黴菌毒素,根據研究顯示,基因改造玉米能更進一步降低黴菌毒素的含量,因為它能減少昆蟲對玉米的損害達59.6%。基本上,昆蟲能弱化植物的免疫系統,讓它們更容易遭受黴菌的感染。

 

4  

受黴菌毒素感染的玉米

 

在開發中國家,黴菌毒素仍然持續威脅著人們的健康。雖然市售玉米會檢測其黴菌毒素的感染情形,並且剔除濃度含量較高的部分──這將損及農民的利潤──但是難免有漏網之魚落到消費者手上。食品安全把關不總是如此牢靠,致使可觀的人類以及動物暴露在這些有毒致癌物質的環境之中。研究證實黴菌毒素汙染物質和逐步攀升的肝癌發生率有關,這在已開發國家中的比例更高。

 

義大利研究人員還提到,氣候的變化將提升黴菌毒素的感染情形,因為高溫以及低降雨會使得玉米更容易遭受黴菌侵襲。去年,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們發展出一種能抵抗黃麴毒素(aflatoxins)──屬於黴菌毒素當中的其中一種──的基因改造玉米品種,但是距離批准可能還要好幾年。

 

這份整合分析也發現到“這對非標靶昆蟲的豐富性的影響實屬輕微或沒有影響,因此認為對昆蟲的生態多樣性不會有潛在性的影響。”

 

如同遺傳學家Anastasia Bodnar在生物強化《Biofortified》網站所提及,這些研究人員利用格外嚴謹的方式去進行他們的整合分析研究,唯有相符合的領域研究和那些基因相似的玉米品種可作為比較之依據。在6006篇研究當中只有76篇滿足他們的高標準要求而被納進這份整合分析中。

 

延伸閱讀:

雷爾: 綠色和平組織對反基因改造的狂熱以及新神秘主義必須為兩百萬兒童的死亡負責

以下取自《擁抱複製人》── 基因改造食物:解決世界饑餓議題之對策(完整電子書下載

  

至少,借助基因工程,我們將能為所有人提供豐富的食物。基因改造食物是人類的未來,它們具有許多好處。

 

首先,基因改造食品能大幅降低使用殺蟲劑和殺真菌劑在這塊土地的使用量,這些都屬於嚴重的汙染源。然後,如最近通過基因工程修改的黃米,它們能使我們向第三世界國家供應重要的維生素來源,這些居民們迫切需要它們。

 

對於身處高樓大廈頂端的西方人而言,宣稱‘基因改造食品是危險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然而,毫無食物對健康更加危險,其它的因素都不過是小事一樁。

 

即使初期的基因改造食品不夠完善,我們仍然應該繼續接著進行這樣的實驗,因為這正是我們得以逐步改善它們的方式。人們對於人類所創造的這些新品種將會脫離控制並且與自然界的品種進行繁殖的恐懼是毫無根據的,這是無知導致的杞人憂天。

 

直到最近,所有針對基因的修改都是由園藝人員以及飼養人員經過幾個世紀進行揀選的結果。基因改造食物與此並沒有什麼不同。沒有任何人會擔心經過幾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所培育出能夠提升產量的小麥會與野生品種之間產生混種的風險;或者,經由配種所培育出能夠分泌多20倍乳汁的乳牛和野牛繁殖而污染牠們。

 

基因工程技術的使用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食物並減少污染,而且還能讓我們重新發現水果與蔬菜的絕妙滋味,因為這也能藉由基因工程去控制。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改善草莓的風味,讓它們能擁有更天然的甜味而不用添加精緻砂糖。想像一下純天然、未噴灑殺蟲劑而且味道好上100倍的水果與蔬菜。你可以擁有如糖果般濃烈風味的草莓、香蕉和鳳梨,這一切都是可以實現的。

 

這同樣適用於牲畜方面。近年,有一種透過基因工程技術所研發而出的鮭魚,其生長速度相較於野生品種快上十倍。所謂的‘生態學’反對者們以牠們可能溜到外面與自然界的鮭魚進行繁殖,試圖阻擋其商業化。

 

真是那樣的話又怎麼樣呢?我們能捕獲到生長十倍大的鮭魚,估計沒有一位漁夫會對此表示不滿。為了使那些反對該進程的人們閉嘴,基因學者提出去除基因改造鮭魚的生殖能力。然而顯然地,漁夫們不會因為捕獲小十倍的野生鮭魚而感到滿足。

 

同時,這些基因改造鮭魚的味道絲毫不比一般鮭魚差。相反地,我們還可藉由基因去控制魚肉的滋味使其更上一層。同理可適用於所有的肉類,舉例而言,讓新鮮牛肉擁有如同熟成牛肉般的柔嫩與美味將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甚至可依此做更進一步的改善,這一切一概適用於人類已知的所有食物

 

最近,科學家們將發光水母的某些基因放進兔子的基因裡而創造出一隻會發光的兔子。這隻兔子暴露在紫外線下會發出熒光。這肯定能讓牠成為受孩子們歡迎的寵物。當然,又來了,所謂的‘動物保護者’們提高了他們的嗓門以示抗議。但是這隻兔子對自己的發光表示過不滿嗎?據我所知沒有。因為基因改造技術至今仍未能賦予牠說話的能力。(不過也許將來能做到)

 

他們如何認定一隻健康的發光兔子沒有一般兔子來的快樂呢?再一次地,這些抗議只不過是原始人反對科學的普遍反應罷了

 

為什麼一隻基因改造的寵物能對保守主義者造成如此大的衝擊?他們看到牛頭梗、鬥牛犬、約克夏梗或吉娃娃的嚇人模樣也會感到震驚嗎?不會,然而所有這些品種都是來自於狼或野狗經過數世紀以來基因選擇的結果。如果今天只存在純種狼和純種野狗,然後基因學者們直接創造出豺狼或是吉娃娃,同樣的這批‘動物保護者’們將大聲嚷嚷地說‘可恥啊!我們無權用這種方式改變物種。’然而,他們卻可以大肆讚賞一隻沒有毛髮,全身皺巴巴的貓而毫無怨言,只因為這種基因修改耗時數個世紀完成而非數個月。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荒謬的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基因改造
    全站熱搜

    Azhih Rae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